“乡村振兴战略”到底怎么振兴?剑指这7大问题!
“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出现的频率很高,简单的六个字,却意味深长。土地承包期为什么只延长30年?如何让农民增收?小农户何去何从?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原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为你解答你最关心的7个问题。”
土地承包期限为什么再延长30年?
第一轮延长15年,第二轮延长30年,第三轮怎么还是30年,更长一点不行吗?50年、70年、90年行不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召开期间参加贵州代表团讨论的时候,曾经很明确地讲过,再延长30年以后的时间节点和我们实现强国目标的时间节点是相契合的, 所以总书记说到那个时候我们可以再来研究新的农村土地政策。
延长承包期30年,意味着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的30年内,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基本制度不会改变,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承包集体土地的基本权利不会改变。
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体现在五个方面: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过去的关注点主要在农业生产上,如今讲的产业兴旺可能不光是农业,还有各种各样的新产业、新业态,还有一二三产业融合。
过去叫生活宽裕,现在叫生活富裕。2005年的时候农民人均收入才两千多块钱。而去年全国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2363块钱,比过去增加了一大截。
过去说村容整洁,只要不是到处垃圾乱堆、污水横流就行了,但是现在我们提倡生态宜居。如今想要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喝到干净的水,看到纯净的蓝天可是一件挺奢侈的事情,生态就是让村庄能够融入在青山绿水当中。
过去讲管理民主,现在讲的是治理有效,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区别很大。管理是讲管理者,治理是整个社会各个阶层大家一起来参与,把这个社会治理好。
乡风文明一直没变,大概12年过去了,在这个方面进步不太大,还需要努力去做,才能真正做到乡风文明。
时代在发展,农业也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发展现代农业,并不是要消灭小农户。截止到2016年年底,全国土地流转总面积大概是4.7亿亩,占到农民承包土地总面积的35%,不管是全部流转,还是部分流转,大概有7000多万的农户参与了土地流转,占全部2亿3千万户承包农户的30%。但还有65%的农村承包地,仍然是谁家承包、谁家经营,所有的承包农户当中,有70%的农户依旧没有流转土地,自己生产。
如果把大量小农户消灭掉,把大量的农民从耕地上赶出去,把土地交给少数人,虽然少数人效率提高了,但是被迫离开了土地的这么多农民,他们靠什么生存、他们靠什么发展。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好,由此带来的副作用可想而知。
有农民朋友说,原来鼓励我们外出务工经商,现在又鼓励我们返乡创业,到底要我们怎么样呢?
确实,农民仅靠一点土地并不能富起来,所以就出现了乡镇企业,再到后来的进城务工。就目前城市的发展水平来说,已经没有能力像以前那样一年吸收成百上千万的农民工进城。
这就有些尴尬了,所以在十九大报告里面明确讲到,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农民就业创业,多渠道的去增加收入。如果把耕地看作是农民的第一就业空间,城镇和非农产业看作第二就业空间,那么第三就业空间,就是电商、网购、乡村旅游等等,让农民人在农村,但不依赖于耕地。
现在不少地方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农村干部存在着青黄不接的现象,出现作风问题、贪腐问题、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屡见不鲜。
乡村想要振兴,就需要年轻有为、真正了解农村的人加入到“三农”的工作队伍里,让他们在合适的位置上发挥自己的才华,引领乡村发展。当然,对这些农村干部的激励政策也是必不可少的。
农村除了耕地之外,还有其它很多土地是闲置的,可以搞一搞二三产业,比如粮食烘干厂、农业机械的仓库、办农家乐等等,只要经过审定,符合环保的要求,你就可以用。
基本原则:第一要节约用地,第二要坚守红线,第三要挖掘潜力。向当地国土部门好好咨询,把人家给出来的政策好好用足,肯定会有潜力。
2015年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文件就很明确的提出,不能把收回土地承包经营权、收回宅基地使用权、收回农民对集体收益的分配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前提条件。就是说,农民要进城落户,就看看你符合不符合当地城里对你的要求,跟你家里这“三权”没有关系。
宅基地制度改革不得以买卖宅基地作为出发点,不得以退出宅基地使用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前提条件。所以农民进了城,只要你原来拥有的宅基地是合法的,那么你可以继续保留。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为未来农业农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更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壮美的山河画卷。杜甫诗中所描绘的“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那样的美景必将成为现实。